行業動態
一、不利元素分析
1、發展歷程較短,企業積淀不足
我國色漿行業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,發展歷程較短,企業規模普遍較小,技術研發方面的積淀不足。由于色漿應用領域非常廣泛,涉及涂料、紡織、造紙、乳膠等多個行業,進入每個行業均需要根據客戶不同的要求設計、研發不同的色漿配方,并經過大量的測試后才能進入批量生產階段。從開始研發到批量生產往往需要幾年時間。所以,色漿行業發展歷程較短、企業積淀不足往往限制了色漿生產企業對新興下游行業的拓展。
2、專業化技術人才不足
色漿行業屬于跨學科的綜合性應用行業,目前國內掌握色漿配方設計核心技術的人才較少,而培養同時掌握多學科知識的復合型技術人才的周期長、成本高。
此外,色漿的售后服務對員工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經驗要求也較高,這類專門人才的培養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較大的投入。因此,專業化技術人才的短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業的發展。
二、有利因素分析
1、宏觀經濟穩定增長
色漿是顏料精細化使用的一種方式,顏料的消費量與經濟發展程度密切相關。改革開放以來,我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。2013年GDP總量達到568,845億元,排名僅次于美國,位居世界第二位。我國整體經濟發展情況良好,為色漿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為53.73%,遠低于發達國家平均85%的水平,也低于世界平均55%的水平,城鎮化在我國還有很大的空間,城鎮化的發展必然會導致色漿下游行業,諸如建筑涂料、紡織、造紙等領域的需求增長,為色漿行業提供增長空間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,我國城鎮及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也有大幅增長,家庭總資產穩步高速增長,社會存量財富迅速增加,消費者對生活品質日益重視,這也成為色漿行業規模迅速擴大的基礎。
2、產業政策積極推動行業發展
色漿作為“綠色環保、節能減排”的產品,一直受到國家相關行業政策的鼓勵和支持。國家發改委頒布的《產業結構調整指導錄》(2011年)中,環保型色漿屬于專用精細化學品,被列入鼓勵發展的產業。色漿重要的下游應用行業—《涂料行業的“十二五規劃”》明確指出,涂料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和方向是:鼓勵環境友好型、資源節約型涂料(水性木器、水性工業、水性船舶涂料、高固體分、無溶劑、輻射固化、功能性外墻外保溫涂料等)。此外,《石油和化工行業“十二五”科技發展規劃綱要》、《紡織行業的“十二五規劃”》、《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(2011年度)》等政策文件也明確了行業未來的發展思路,為色漿企業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政策環境。
3、下游行業需求不斷增長
目前,色漿主要應用在涂料、乳膠、造紙、紡織、皮革、墨水等下游行業,這些下游行業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色漿行業的發展。隨著近年經濟的不斷發展,城鎮化進程的進一步推進,下游行業持續增長,對色漿的需求量不斷增加。而且,隨著近幾年產品質量和穩定性的提高,市場認知的普及、深入,相關下游行業技術標準升級,色漿的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,也極大地促進了色漿市場容量的增長。
此外,從近年發展趨勢來看,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,下游行業逐步以商品化色漿替代自磨色漿,對于色漿行業的發展也起到積極推動作用。
4、相關產業技術標準升級
色漿廣泛應用在涂料、乳膠、造紙、紡織、皮革、墨水等重要領域,相關領域技術標準升級,給色漿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機遇。以紡織行業為例,據全國污染源普查顯示:在39個行業中,紡織行業排放COD量排在前列,占全國的18.53%,其中有55%是由印染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造成的,而使用色漿進行原液著色將會大大減少污水的排放。因此,隨著國家對綠色生產和環境保護的日益重視,相關領域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,相關產業的技術標準升級必將加快,從而推動色漿的使用和推廣,色漿應用領域及市場也將越來越大。
- 上一條:國內的環保色漿使用情況怎樣?
- 下一條:中國色漿行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